55℃青年节 | 为什么科学公益理念成为我们的信仰?
5月25日,三一基金会携手36氪,共同举办了“55℃青年节线上峰会”活动。
此次峰会邀请到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余洋、C公益创始人兼秘书长朱子沐、简单心理联合创始人&COO何峰、Brainup联合创始人卢树强、微孚智能创始合伙人李强等嘉宾与会。受邀嘉宾从各自专长出发,分享了其业务领域与科学公益的连结。
同时,三一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劲以及三一基金会旗舰议题总监周鹏,也在此次峰会中,与关注公益、热衷公益的网友们分享了对科学公益的理解和大量真实案例。
从贫困县孩子倒掉牛奶谈起
提起贫困学生,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双双干净却略带胆怯的眼神,可能是破破烂烂的教室和桌椅,可能是穿了几个月也没得换的旧校服。但在2018年12月18日,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通过各大媒体,呈现在公众视线当中。
在新闻视频中,几名小学生正蹲在教室门口,把牛奶从盒子里挤出来,倒在教室门口的排水沟里,随后将牛奶盒踩扁。
这些孩子是国家级贫困县湖南邵阳隆回县罗洪中心小学的学生,而他们手中的牛奶则是当地政府免费补发的营养餐牛奶。
身处贫困县,想必大部分学生家庭都不宽裕,那为什么要把政府免费发放的牛奶倒掉呢?所涉学校负责人对此回应,“冬天学生喝不完奶,怕过期才要求倒掉”。
这一说法算不上合理,最多只能说合情。但其后经过媒体的深挖和报道,又传出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孩子不喜欢喝、学校没有加热设备、老师要求回收奶盒、物流一周送一次,孩子们一次性获取但总是忘记喝。
相比倒掉牛奶各种五花八门的原因,更加确定的是该事件造成的客观结果。首先,孩子营养状况并没有因为政府免费发放牛奶这个好政策而得到提升,但这却是制定该项政策的初衷和目标所在。
其次,大量的社会资源、财政投入被白白浪费,倒进排水沟。第三,事件曝光后,公众情绪和舆论压力排山倒海而来;由于该事件影响,未来该学校,甚至该贫困县,在获取帮扶资源时,恐怕要受到质疑和限制。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公益,且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全国年轻人年均公益支出为8.2元,比全国人均4.7元的水平高出一倍。
但参与公益的人数变多了,公益成效有变得更好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除了爱心牛奶被倒掉,事实上,在公益圈还存在着一些看起来颇为“荒诞”的现象。
比如爱心衣物捐助过剩,但一些贫困孩子衣物却依然捉襟见肘;比如曾被无数媒体称赞、当作新闻素材的支教在某些地方却变成了呆板、肤浅地“走形式”;比如某地夏季发生洪灾公益组织却发来棉被;比如送给孤寡老人的爱心衣物中出现短裙……
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一个事实:公益这件事,并不是只有爱心就能办好事。它像其他工作一样,具有自身的专业性要求,需要用科学和专业的价值理念和工具方法助人。科学公益的理念就是因此产生的。
为什么世界需要科学公益?
以牛奶事件为例,从科学公益的角度来看,给孩子们免费发放牛奶不是目的,更不能成为衡量营养午餐政策是否取得成效的标准。真正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孩子们是否喝了奶,是否因为饮用牛奶身体更棒,营养更均衡。
那么如何在实操层面做到这一点?两个工作尤为重要。其一是在政策实施前的实证调研,从人的行为动机等角度来分析到底“什么才是真问题?”。搞清楚根本问题后,才能选择更科学的干预方法。
其二,是在政策实施后,及时评估干预的有效性。因为即便经过科学调研,制定了科学干预策略,但还是有可能错过某些类似“冬季学校没有热奶设施,导致孩子喝不了凉牛奶”等重要细节。所以及时反思、复盘,及时调整、纠偏,才能保证公益效果的最大化。
类似“倒牛奶事件”所暴露出的公益行业解决社会问题成效不明显的问题,不仅在我国公益圈存在,更是困扰国际公益领域的“痼疾”。
人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原本致力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的公益活动和公益行为,却并没有给受益群体带来真实改变,未能满足政府、商业部门、捐赠人及广大公众的期待。
科学公益理念正是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的对症之药。说得再具体点,科学公益要解决“投身公益热情高涨,但客观理性不足”的问题,要解决“服务公共目的的情怀有余,但专业方法不足”的问题,要解决“改变世界的信念坚定,但忽视评估真实成效”的问题。
总而言之,科学公益具备科学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成效意识,是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科学的工具和技术为手段,提升公益行业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效的理念。
怎么做才是科学公益?
一直以来,公益行业存在着两种趋向(行为方式),一种是提供短期解决方案的援助,一种则是着眼长远的“帮人自立”。在科学公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帮助对象情况和需求进行科学调查研究,均能达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的高效能。
比如,三一基金会资助的“看清未来项目”,就通过践行科学公益理念,制定科学路径,解决了部分农村孩子的视力矫正问题。
导致农村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跟城市孩子有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以往我们通常会习惯性地把答案归结为比较大的社会或经济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在实操层面却缺乏有效的切入点。
三一基金会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经过科学调查发现,“未矫正的视力问题”其实是造成孩子“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三一基金会提出了“看清未来项目”,秉持科学公益理念,提出了下面的援助策略。
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三一基金会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测试,科学的回答了以下问题,包括: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才能使家长带着孩子领一副免费眼镜?领了眼镜后,孩子们会主动戴吗?什么样的方式能有效激励老师课堂监督?
通过试验发现,一些原本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做法,却在解决问题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如果对数学、英语和语文任课老师激励,学生课堂的戴镜率由40%提高到80%。
那么,什么是帮人自立的科学公益方式呢?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参与和赋能,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社区的公共精神,实现“自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举个例子,2005年起设计并执行的社区自组织项目,可以视为“帮人自立”科学公益的经典案例之一。
该项目针对的是贫困地区的妇女群体,项目通过妇女一起学习以赋能为核心的系列教育课程、主动开展社区集体文化活动、村民合作互助开展农业劳动、启动小型的社区集体服务活动并逐步复杂化等方式,对妇女群体个人能力建设和提升赋能。
当项目完成对个人及社群组织的赋能后,将使这些妇女群体具有计划、决策、执行和评估的能力,从而释放女性在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不同角色中都蕴含巨大影响力。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该项目的执行,受助的个人和组织能够自己运转起来,制定计划,寻求资源,制定解决方案,促进人的真正转变。
“帮人自立”的科学公益活动更加注重受助群体内部的资源动员和行动,受援者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把传统的“授人以鱼”,变成更具可持续性、更注重公平性的“授人以渔”,满足受助群体的战略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