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笔记丨关于乡村振兴实践的三个基本认知

三一基金会

道童笔记丨关于乡村振兴实践的三个基本认知

2019年,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开始在湖南省涟源市道童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如今,道童村共有7名基金会同事长期驻扎,与道童村民共同建设村庄。“道童笔记”系列是乡村振兴业务负责人朱理对过去两年工作的梳理、反思和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策略,在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成为了我国在第二个百年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三一基金会的乡村振兴项目围绕道童村的人居环境、养老医疗、乡村教育、社会人文、产业发展、组织治理等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最终确定了我们在道童村实践第一阶段从医疗健康、乡村教育、村容村貌、产业发展、文化艺术五个板块进行探索,基于社区实践,总结知识经验,探索并向国家贡献乡村振兴道童模式。

2019年,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开始在湖南省涟源市道童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如今,道童村共有7名基金会同事长期驻扎,与道童村民共同建设村庄。“道童笔记”系列是乡村振兴业务负责人朱理对过去两年工作的梳理、反思和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策略,在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成为了我国在第二个百年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三一基金会的乡村振兴项目围绕道童村的人居环境、养老医疗、乡村教育、社会人文、产业发展、组织治理等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最终确定了我们在道童村实践第一阶段从医疗健康、乡村教育、村容村貌、产业发展、文化艺术五个板块进行探索,基于社区实践,总结知识经验,探索并向国家贡献乡村振兴道童模式。

虽然我们在村里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或感受到这些变化,且备受鼓舞,觉得驻村工作有了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感受或体会比较主观,难以准确表达,难以重复验证,不容易说清楚我们给道童村带来的改变到底有哪些?乡村振兴项目成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团队内部进行了大量且持久的讨论和思考,最后觉得成功应该是意味着项目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相对理想的状态。

广泛意义上,乡村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大量专家、学者均有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也有诸多详细的指示;我们在制定道童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时,对各个具体的议题,也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村里陪伴式工作两年后,发现无论我们跟村民就国家政策以及长期远景有多少解释与沟通,始终离不开广大村民立足现实的真实需求。道童村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约1147户3733人,但村内常住人口约1300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人员占37.8%,65岁以上人员占31.3%。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湘中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大量人才外流,与国内的其他乡村几乎完全一致。留守在村内老人、妇女和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困难、生计需求以及精神空虚,是我们团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我们很难弥补在市场化、城市化大背景下,城乡发展的二元现状,很难根治人才凋零、乡村日渐凋零的大趋势,但是关注村内老人的生命健康,尽力弥补城乡医疗资源的差距,让留守村内的老人,过上幸福的高质量的度过晚年;关注村内的活力发展,通过文艺、产业、学习,让留守村民有所作为,有尊严体面地在村内享受生活;关注村内的人居环境,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让留守村民可以在村内舒适自在的生活。正是基于村庄实际,我们在2023年将之前比较分散的项目工作整合为健康宜养、活力宜业、美好宜居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是我们对道童村的美好期许,也是我们希望乡村能够达到的理想状态。

三个板块的整合,是我们从以往简单回应国家政策,发展到充分认知村庄后,基于实际需求进行的重要策略调整。驻村这两年,我们对乡村振兴形成了三个最基本的认知,一直指导着我们的实践调整。

第一个认知,乡村振兴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村民的真实需要,落脚于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响应政策,基于规划,回应村民真实需求,成为这两年驻村工作的主要策略。也只有回应村民的真正需求,才能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乡村振兴出现“我们干着,村民看着”的尴尬。

第二个认知,乡村振兴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的思维来整合资源,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振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本来就十分复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秩序以及内部关系;这种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很多工作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振兴一定是系统的,全面的,这样才是內驱的,可持续的。

第三个认知,乡村振兴不是自说自话的话语转化,村民满意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村民是我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这一点看起来毋庸置疑,但是往往在实践中,很容易被忽略。影响村庄乡村振兴工作的因素非常多,既有政府部门的指导,也有企业单位的介入;既有至上而下的工作任务,也有至下而上的志愿服务,但总体而言,村民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往往发声权和影响力都是最小的。所以有赖于捐赠方的善心善意和信任,以及本地政府的开明包容和务实,我们将村民满意作为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更好的聚焦项目探索。

需求是我们项目的生长点;系统是我们项目的干预方式;村民是我们聚焦的目标对象,“需求-系统-村民”三个基本认知相辅相成,落实到道童村的具体社会实践就在于要求我们系统的回应村民的真实需求,回应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健康、活力、宜居,打造属于道童村民的和美乡村。

我们相信只有每一位留守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都可以在乡村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成长时,才能够真正扭转农村凋敝衰落的现状,让乡村成为每个人生活发展新的选择,让每一个人重拾对乡村振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