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青年节 | 对社会问题的重新定义是科学公益的起点
前不久,在三一基金会携手36氪共同举办的“55℃青年节线上峰会”活动中,数位大咖嘉宾围绕科学公益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交流。
如果说科学公益是对传统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的2.0版进阶,是对公益行为的重新定义,那么这一“升级版本”的起点,则是对社会问题的定义迭代。
什么是当代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一定是少数人的问题吗?社会问题必然是弱势群体的“专属”吗?怎样解决现代人面临的社会问题?解答这些疑问是实现科学公益的必修课。
01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为什么有重新定义的需要和必要?根本原因是社会在变。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因素的冲击,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传统社会实现了“颠覆式”跨越。
从国内视角来看,社会变化的一个可靠参照点,就是国家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这是每一个初高中政治教材里必背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几次大变化。
1956年,我国GDP刚刚超过一千亿(102898百万元),人均GDP只有区区166元。
那时候,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2年,我国GDP总量超过5千亿(532335百万元),人均GDP增长到528元。社会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总结起来,上述两个矛盾的共同点,就是生产力不足。直观的感受就是,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共同敌人”,是贫穷。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7年。
2017年,我国GDP总量超过82万亿元(820754亿元),人均GDP为59660元。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率接近60%,“温饱”不再是人们追求的重点。
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则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定义隐含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生产力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了;但是贫富差距、财富分配上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人们想要更美好的生活。
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同样,整个国际社会也早已进入到了崭新的一页。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人类并没有完全解决贫困、饥饿、男女平等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占比和权重正在被降低。
与此同时,一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问题,正在成为人类的新烦恼。要解决这些麻烦事的第一步,当然是对麻烦,也就是社会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审视。
02 什么是当代视角下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失调”?或者换一种更具体地的问法,是什么在“失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答案,其一是政府;其二是市场。
社会问题正是在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空间产生的问题。一旦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和作为经济主体的市场,无法对一件事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那么“失调”和“失效”就发生了,社会问题就产生了。
在传统视角下,与社会问题一同出现的,通常是“公平”、“弱势群体”“底层”等词汇,比如农民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家庭暴力事件中的女性。
但随着社会变迁,一些原本被人们所忽视的细节或“死角”被凸显出来,比如男性也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女性则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这就像人们对强奸案的定义在不断改变一样。以往人们通常会把强奸案件罪犯想当然地定义为男性,将受害者定义为女性。但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罪犯可能是女性,而受害者也有可能是男性。
另外,一些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市病”正在人群中蔓延,比如焦虑的问题。当“丧”变成了一种“文化”,变成一种集体现象,尤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被焦虑感所困扰时,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就产生了。
再比如通勤问题,也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衍生品”,甚至与焦虑情绪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虽然看起来通勤是件小事,远没有贫困或饥饿问题烈度大,但它几乎涵盖了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严重妨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那么它也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社会问题的重新定义”不是一次或者几次,而是一个永远处于动态发展当中的议题。
与社会问题的当代视角相对应的,还有社会问题的未来视角,也就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全人类需要面临的问题。比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星际移民问题、人工智能导致的伦理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常见于科幻题材的影视剧中,但说不准,某天就会走进现实。
03 社会问题的重新定义与科学公益的关系
对社会问题发起一场广泛而深入的重新定义“革命”,事实上,与科学公益息息相关。在上期的推文中,我们曾经提到,科学公益要求我们在开展公益行为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真的问题”。
重新定义就是要更准确、更客观、更深刻地认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这个基础之后,才有可能让我们后续的公益活动发挥出更高的效能,产生“质变”,而不只是在事物现象层面“绣花”,用肤浅和重复的动作“隔靴搔痒”。
认识问题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常说科学公益要更科学的解决问题,是不是等于说,社会问题专属于公益组织呢?并非如此。
虽然社会问题在政府和市场以外的空间产生,但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有其解决之道。
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福利政策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管控和调节;市场可以通过发展“老年经济”,满足老年人口市场需求,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窗口。
社会组织则可以通过社会观念的宣传引导、成立老年组织和团体、关爱老年人口身心健康等维度,改善老年人口生存状态,进而增加整个社会的协调程度。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想要较为彻底地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绝不能仅靠一方出力。社会问题通常是系统性问题,那么解决的方法同样需要各个社会主体更具策略性地有机配合。社会越发展,人们对这一认知就会越有共识。
我们可以非常笃定地判断,社会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而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融合”的“苗头”。比如社会企业的出现、慈善公司的出现、以及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的出现。
这几种“新鲜事物”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融合”的产物,都是突破原有定义边界、更加强调优势互补的行为主体和运作模式。
科学公益如果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力,也必须朝着融合的方向,串联/协调各个行为主体,做更具通盘意义的考量和实践。